jrs直播
热门比赛

北京积极申办重大赛事,记者见证巩立姣超越肯姆成就八金传奇

2023年是我在报社工作的第七年,今年最让我难忘的是跟随中国田径队去布达佩斯报道田径世锦赛,这也是我第一次单独报道一届世锦赛,很荣幸亲眼见证运动员们拼搏和汗水换来的成果,让我深深感受到永不放弃的竞技体育的魅力。

我见证了巩立姣超越获得7枚奖牌的肯尼亚男子3000米障碍赛选手肯博伊,以8枚世锦赛奖牌的成绩成为单项奖牌最多的世界冠军;我见证了冯斌顶住压力夺得铜牌,还投出了68.20米的历史第二好成绩;我见证了小将朱胜龙、张明坤首次亮相世锦赛,虽然有遗憾,但也激发了他们内心的信心和争取更好成绩的决心……

此外,我还参与了多哈世锦赛跳水、游泳、花样游泳选拔赛的报道,亲眼目睹了陈雨茜、全红婵、汪顺、张雨霏、秦海洋等运动员比赛时的专注和场下的人气,以及花样游泳姑娘们整齐划一、力量十足的动作。

田径和游泳是两项基础运动,它们前进的步伐还在继续。希望新的一年,能见证更多历史性的时刻。(记者 李东野)

讲好中国体育故事 弘扬体育正能量

2023年,中国体育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时隔三年重返国际赛场,成都大运会、杭州全运会相继举办,巴黎奥运会在即,挑战重重……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中国体育战线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把打造“善战善作风”的国家队目标融入到每一位队员心中。他们在赛场上用表现和风采展现出体育最美的模样!作为记者,我很幸运也很自豪,能够在“四种力”的实践中,记录下他们的精彩瞬间和奋斗故事,融入中国体育的时代发展。

2023年,我有幸成为本报杭州亚运会一线报道团队的一员。作为巴黎奥运会的“中考”,我们见证了一系列沉甸甸的成绩,也关注到了运动员们手上厚厚的老茧、腿上、手臂上的肌肉贴……奋斗者最美的体育故事在杭州亚运会期间集中展现,再一次在中国被弘扬。

作为记录者,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还有很多难忘的瞬间。比如运动员们的可爱与纯真,比如全红婵经过混合采访区时的笑容与羞涩,宛如邻家女孩;比如张雨霏夺冠后与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相拥而泣,展现了中国年轻人具有全球视野的伟大胸怀。

还有体操赛场上的老将林超攀,这位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夺得男子全能金牌的老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遭遇重重质疑后,并没有退缩,而是坚持留下来,为杭州亚运会减重近十斤,继续自己热爱的体操事业。遇到顺境不自满,遇到逆境不退缩,不停歇、不停歇,坚持到底、顽强拼搏,也是体育传递的精神力量。

在杭州夺得男子团体金牌、单杠银牌、自由体操铜牌后,林超攀笑容满面,他抱着女儿分享荣耀,指着胸前的五星红旗,女儿也学着他的样子,指着五星红旗竖起大拇指!在混合采访区拍下这个镜头的那一刻,我感动不已。这种浓浓的爱国情怀,这种自然而然的动作,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传承,体现了运动员对祖国的内化情怀。

这些都是中国体育人,他们满怀激情、坚韧不拔、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在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中,走上了一条扎实的自力更生发展之路,奋力迈上新台阶、新高峰。作为最贴近他们的“局外人”——体育记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走进运动队、走进运动员心中,挖掘正能量的体育故事,为中国体育发展加油,讲好中国体育故事。(记者王向娜)

希望巴黎第一金还是属于中国的

我报道的主要项目之一是射击。提到这个项目,很多人形容它是“冷门项目中的热点”,平时不怎么受关注。但在很多奥运会上,正是射击运动员扛起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大旗,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回顾2023年中国射击队的赛程安排,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天,运动员们要么在训练,要么在比赛,要么在奔赴训练场和比赛场馆的路上。

从2023年初的冬训、国际比赛选拔,到飞往世界各地参加世界杯,到在世锦赛上争夺奥运席位2024奥运排球决赛,紧接着在杭州亚运会上继续称霸,再到亚锦赛提前拿到完整的奥运席位,然后是巴黎奥运会预选赛的最后两场比赛。比赛结束的晚上,全队从南京飞往卡塔尔多哈,参加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

回京参加军训后,健儿们以端正的军姿、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开始了巴黎奥运会前的最后一次冬训。

成绩是训练和管理的一面镜子。在与射击运动员相处的过程中,我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体会。坚持“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和严格管理,中国射击队在东京奥运会上强势回归,在巴黎周期取得领先成绩并涌现出新秀。

我记得很清楚,2020年暑假,射击队进行了为期8周的全员军训,强化体能,锤炼作风。军训结束后,形成十项举措,延续军训成果,保持良好作风。当时年仅14岁的黄玉婷是队里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谈及军训收获,她坚定地说:“我是祖国培养出来的,我的梦想就是为国争光!”巴黎奥运周期,主攻10米气步枪的黄玉婷是射击队表现最好的运动员之一,她站上了世锦赛、亚运会的最高领奖台,正一步步向着自己的梦想迈进。在这个项目上,还有王志琳、韩嘉玉等众多年轻选手。同样的故事,也在步枪、手枪等其他项目中上演。

有目标、有计划、有要求,尊重规则,努力工作,每天认真完成小目标。一点点的力量会汇聚在一起,最终实现大目标。不仅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需要如此脚踏实地、持续奋斗,我们每一个在工作中的人,也需要经历这个过程,从完成日常工作到实现人生理想。

虽然巴黎奥运会的赛程还未确定,但首枚金牌很有可能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项目上夺得。在东京奥运会上,我看到杨茜夺得首枚金牌,双手交叉站在领奖台上。在巴黎赛场上,我相信首枚金牌依然属于中国队!(记者 胡建华)

努力描绘蓝图

当时间来到2024年,我最想对自己说的就是脚踏实地、长久努力,这也是2023年中国体育带给我最宝贵的启发和收获。

今年我有幸深度参与报道一则重大体育新闻,那就是中国象棋选手丁立人夺得2023年世界象棋锦标赛冠军,成为我国首位世界象棋冠军。继1991年谢军首次夺得女子个人世界冠军、1998年中国女队首次夺得奥运会女团冠军、2014年中国男队首次夺得奥运会男团冠军之后,丁立人首次夺得世界象棋冠军头衔,这意味着中国象棋“四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实现。

中国象棋“四步走”发展蓝图是在1988年提出的。据中国象棋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林峰介绍,当时,包括他在内的国家集训队教练员、领导一开始都觉得这个目标有点遥不可及。即便如此,蓝图一出,国家集训队马上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学习国家乒乓球队等队伍的好做法,制定具体措施,并付诸实施。就这样,经过长期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象棋事业不断开辟新局面,群众基础也越来越好。

回想20年前我第一次接触象棋的时候,虽然那时“四步走”战略目标中的前两步已经完成,虽然中国男队的集体成绩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甚至在2006年世界象棋奥林匹克团体锦标赛上中国男队夺得亚军之后,但我还是不敢相信,没有想到,不到20年的时间,这个战略目标就能全面实现。

二十多年来,中国女子象棋竞技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顶级梯队。与此同时,在男子个人项目上,中国棋手在顶级水平的个人实战能力与欧美棋手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有实力进入世界冠军候选人赛的选手更是寥寥无几,至今参加过候选人赛的也只有丁立人和王皓二人,人才方面的差距也相当明显。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棋手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一步步取得突破,分别于2014年、2018年两次夺得奥运会男子团体冠军,2015年、2017年、2022年三次夺得世界团体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完成了“四步走”战略目标中的第三步。

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亲历者,我经历了从最初的怀疑到充满期待,再到对“四步走”蓝图充满信心的过程,深切感受到中国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奋斗中绘制蓝图的生动实践对于增强自信、自立自强的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回顾丁立人成长为世界象棋冠军的历程,家庭教育和个人自律、省队、国家队和北大的多维度培养、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归根结底,2023年把愿景变成现实,离不开各方在国家体制蓝图指引下的齐心协力和数十年的艰苦奋斗。

因此,2024年,我们仍应聚焦目标,继续努力,脚踏实地,砥砺前行。(记者 葛慧忠)

因为热爱,所以乐意去做

“现在这些小朋友都得叫你阿姨了,不能有代沟,毕竟你们是看着我从一个年轻运动员成长为国家队教练的。”去年年底我去国家皮划艇队面试时,教练开玩笑说。的确,转眼间,我在这个行业已经20年了。因为我热爱我负责的水上项目,所以20年来,我从没觉得从事水上项目有多辛苦,反而很享受。

自2004年孟关良/杨文俊夺得皮划艇项目首枚奥运金牌以来,中国的水上运动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年来,我亲眼见证皮划艇、帆船、赛艇三个项目在奥运金牌数上不断取得突破,也亲眼见证水上运动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人开始把水上运动作为日常健身项目。

2023年,我会更加关注中国水上运动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针对青少​​年。今年,桨板比赛在全国火爆起来,“带着桨板去旅行”成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中国家庭帆船赛”IP从诞生之日起我就一直参与其中,今年我深切感受到,帆船这项曾经的“高端”项目,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北京站的报名通道在开通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超出预期,不得不采用“抽签+预选”的方式筛选参赛家庭;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全新打造的“中国传奇”将皮划艇、骑行、跑步等项目融为一体,成为户外爱好者的新宠;各类U系列比赛,让我们这些家长在家门口就能带着孩子参加高水平的国家级比赛……

因为热爱,入行二十年,除了关注国家队,也关注俱乐部、业余体校的发展。很多俱乐部从业者都喜欢把我当成“知心姐姐”,这一年多来,他们与我交流频繁,我也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故事,与他们一起探讨,共同期待美好的未来。

因为热爱,我和家人都参与了水上运动,今年我又带孩子们尝试了更多水上运动,小水手顺利通过中国帆船协会等级考试,取得二级证书;第一次尝试动力冲浪板,已经可以自由驾驭;全国SUP U系列赛进入前20名……很多个周末,我们都在水上度过,享受这些运动给我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2024年,我有两个小目标。一是写出更多“接地气”的报道;二是带儿子来一场与水上运动有关的毕业旅行。同时,我也有一个“大心愿”:希望中国水上队能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2024奥运排球决赛,从而推动水上运动普及,更好地实现竞技成果全民共享,让更多人和我一样爱上这项美好的“大水上运动”。(记者陈思彤)

中国的自行车运动日新月异

自行车运动是传统的奥运会项目,1896年雅典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后来又有山地自行车、小轮车等新项目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也一直在公路上,不断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46秒235秒,恭喜国家场地自行车队打破全国纪录。”“46秒044秒,再次恭喜国家场地自行车队打破刚刚在比赛中创造的全国纪录。”在2023年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2023年全国青少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上,国家场地自行车队在女子团体竞速赛中打破两项全国纪录,全场沸腾、激动不已。“中国队加油”的呐喊声响彻整个会场。

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冲刺赛是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在里约、东京两届奥运会上均斩获冠军。巴黎奥运周期,该项目迎来全新改革,赛制由2人2棒2圈改为3人3棒3圈。这一成绩也是巴黎奥运周期该项目规则调整以来,中国队最接近老对手德国队保持的世界纪录的一次,更加坚定了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和世锦赛上战胜德国队的信心。虽然在2023年世锦赛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冲刺赛上,德国队以45秒858再次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实现四连冠,但由奥运冠军鲍善菊领衔的中国队从未放弃,仍在努力修炼内功,为巴黎奥运会充分积蓄力量。 在他们身上,我总能看到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种为了目标勇敢前行、努力奋斗的精神。

公路自行车运动的职业化程度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竞赛体系。“以赛促训”是大多数职业车手获得积分、积累比赛经验的方式。奥运积分赛基本都是国际自行车联盟的职业赛。为此,中国自行车协会成立了中国华星洲际自行车队,以获得更多积分,获得奥运资格。

近年来,公路自行车赛事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一系列赛事相继诞生,为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提供了高水平的竞技舞台。每到比赛举办地,赛道两侧常常围满了观众。

2024年,中国自行车运动将开启新的征程。相信新赛季,还会有更多新的变化。(记者 宫学文)

无论顺利与否,都必须一丝不苟,永不放弃

2023年已经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023年,时隔三年再次走进中国女排冬训现场,心情激动不已。我看到了她们的军训,看到了她们矫健的军拳,看到了她们田径场上的冲刺和体能训练,看到了她们在男排时期就成名的“男神”教练张晨和季道帅为她们跑圈。也看到了她们一如既往地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无论是福建漳州,还是宁波北仑,大家都想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卷土重来。

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起步高,收官低迷,韩国站和香港站的连胜让大家看到了这支队伍的成长进步,看到了在巴黎奥运会取得好成绩的希望。虽然中间有起有伏,但中国女排还是顺利晋级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在决赛中一举进入最后的冠军争夺战,即便输给了土耳其女排,但依然创造了这项赛事改革以来的最好成绩。夏天,再次走进北仑的训练馆,其实大家都练得那么认真,那么努力。但有时候,或许因为一些小细节处理不好,精心准备的一切都会被打破。9月,在北仑体育艺术中心,时隔三年,球迷们再次坐满这个能容纳七八千人的体育馆。 为中国女排加油的声音,伴随着快节奏的音乐,让人热血沸腾。中国女排上一次在这个“主场”出战,还是2019年东京奥运会预选赛,当时中国女排毫无悬念的获得了奥运会参赛资格,但四年后的这一次……每一次输球之后,队员们的脸上都显得无比失落,尤其是输给多米尼加女排,失去直接晋级巴黎奥运会的资格,更是让每一个关心中国女排的人心痛不已,我也是其中之一。

虽然中国女排仍然有望凭借2024年的世界排名获得巴黎奥运会的入场券,但奥运资格赛的失利,以及连续输给纸面实力不如自己的加拿大、荷兰和多米尼加等球队,仍让球迷难以接受。不过,杭州亚运会女排比赛即将开赛,没有时间调整的中国女排,能否在这场无缝衔接、必须赢的比赛中,完成任务目标?这是考验她们的关键时刻。好在,拼死一搏的中国女排,还是展现出了永不放弃的意志力。

2023年夏天,我也走进了中国跆拳道队的训练馆。身兼中国跆拳道协会主席、国家队总教练的管建民,对训练一丝不苟、要求严格,让每一位队员在巴黎奥运周期两年的冬训、集训、各类比赛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在与罗宗诗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不同于跆拳道八角桌的她,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训练之余玩滑板,很快就乐在其中。郭晴在比赛中顽强、犀利,但闲暇之余,她是一名汉服爱好者,喜欢穿上漂亮的传统服饰,约朋友拍美照。在即将开幕的杭州亚运会上,中国跆拳道队以5金1银2铜的成绩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 通过世界跆拳道大满贯总决赛和年终的巴黎奥运会积分排名,中国跆拳道队成功取得4个女子巴黎奥运会正式席位和1张男子巴黎奥运会门票。

每次走进训练场,也许大家的训练内容都是日复一日的相同,但他们每天的认真刻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而不管坎坷还是顺利,每一位体育人也都在用顽强拼搏、不服输的精神,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苏畅)

挑战极限 诠释中国力量的“光荣与梦想”

“从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体育项目世界纪录的运动员陈镜开开始,如果要总结几代中国举重运动员的共同精神,我想就是挑战极限。”这是中国举重队普遍认可的观点。也正是因为这种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的精神,中国举重队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了中国力量的“神话”,8名参赛选手共夺得7金1银。

2023年,作为举重记者,我继续追随强人的脚步,前往沙特利雅得举重世锦赛、杭州亚运会、国际举联卡塔尔大奖赛,见证中国举重队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中国举重队全年共创下12项新的世界纪录。

当东京奥运周期还在81公斤级比赛的刘欢华,出现在杭州亚运会男子109公斤级比赛中,像一名跨栏运动员一样,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跨越五个重量级别,仅凭100公斤就战胜了里约和东京奥运会109公斤级的两位冠军,将233公斤的杠铃举过头顶时,萧山体育中心体育馆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赛后,场馆经理向中国举重协会反馈,这场比赛是亚运会举重项目中人气最旺、最热闹的一场,“感觉体育馆的屋顶都要被观众掀翻了。”这就是竞技体育挑战极限的魅力,更是中国举重运动员顽强拼搏的写照。这一刻,中国力量无人可挡。

辉煌的背后,是日复一日枯燥而艰苦的训练。长期占据纯力量项目的世界霸主地位实属不易。这建立在几十年来中国举重运动员形成的吃苦耐劳、挑战极限、坚韧不拔的团队精神,以及始终紧跟世界潮流甚至引领潮流的科学训练理念和创新精神之上。从上个月体育总局举办的国家队冬训体能大赛中,国家举重队共获得男女12个单项7个第一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巅峰相逢,举重运动员毫不逊色。

这样的中国力量也让世界刮目相看。2023年,法国、基里巴斯举重队来华训练,国际举重联合会主席扎鲁鲁等多位官员到访总局训练局举重馆、福建麻江基地等地。宁波成功申办2026年举重世锦赛。中国举重“文化输出”也不断打破纪录2024奥运排球决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记者 袁雪静)

标签: 中国奥委会 COC ChineseOlympicCommit 奥运 伦敦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