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s直播
热门比赛

体育教案 排球 市第一中学:过去两年硕果累累,未来继续打造品牌名校

东北网9月10日讯:回首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桃李芬芳。过去的两年,对于市一中来说是不平凡的两年,两年来共有6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800余名学生考入985、211等知名大学。二本以上学生录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9.5%;一本学生录取率连续两年提高7.3个百分点,达到88.2%。

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市一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做优做强市一中、打造名牌学校”的要求,按照学校党委提出的“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扎实打造全省名校品牌”的学校工作思路和“师生千日成长工程”,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体育教案 排球,突出重点,奋力拼搏,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条件、文化品位、办学实力不断提升,不仅跻身全省名校行列,名校品牌也进一步做强。这背后是一中人的辛勤付出,收获的是社会的广泛认可。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教师是教育之本、教育之源,名师打造名校,名校培育名师,市一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好老师”“四个引领”“四个统一”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领导层面,实行“分线分块、以块为主”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副校长兼管一线和学年,以学年为主。在师德建设方面,通过学习优秀教师事迹、评选典型、在评比晋升中对师德建设实行一票否决等方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教师培训方面体育教案 排球,市一中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通过名师授课、名师示范课、名师评课等方式,展示名师风采,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采取“以考试促学、以竞赛促学、以评评促学、以研究促学”等激励方式,通过组织教师参加高中一、二次高考模拟考试,举办高考试题分析大赛、“笃行杯”教学竞赛、职称评定教学竞赛,布置讨论作业,开展阅读交流,学习培训后进行汇报交流等形式,鼓励教师学习,促进教师研究。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到北京、衡水、河北等地名校听课、学习,积极参加教育厅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市师范学院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多次邀请名师来校讲课指导,使教师更新了观念,提高了业务素质。

为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市一中挑战教师“舒适区”,实行层层聘任制。学校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任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双向选拔,组成教学团队。聘任合一过程中未获聘任的教师,继续竞争下一学年的聘任,如再次未获聘任,则调任其他工作岗位。

明确办学方向,着力培养有道德的人

教育是基础,德育为先。市一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为党育人、为国育人”为宗旨,努力“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怀、加强道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育斗争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此,市一中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战场作用和其他学科主渠道作用,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积极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市一中在“修身、修身、孝悌”的校训引领下,对学校文化进行了挖掘、整合、提炼、凝练,形成了一中学生独有的“挺拔、坚忍、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红松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概括为“德高望重如山谷,品格刚健如松树”的一中精神。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从站队、做操、跑步、唱歌、扫地、保持清洁文明等基本行为入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设快乐生活讲坛,组织学生背诵《做好小学生小朋友守则》,接受清明节扫墓、纪念“九一八”、“十二月九”等专题教育和“孝敬老人”、“六个一”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市一中还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举办“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开展“校园形象大使”评选、“校园之星”评比、文明班级、温馨宿舍评比、“日常书法练习活动”等基础上,开展汉字听写比赛,定期为学生播放《中华好诗词》《中华诗词大会》《中华好故事》《一站到底》等视频,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

通过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课间跑步锻炼、篮球排球比赛、跳绳比赛、鬼舞表演、每年三次运动会等措施,学生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学生书画展、“中国梦·爱国情怀”金秋红歌节等活动,学生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堂、开展心理拓展活动、开设心理咨询等措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提高抗压抗挫折能力。

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质量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

市一中牢牢把握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五个环节,精心设计备课,瞄准高考;课堂上启发引导,因材施教;辅导耐心细致,跟踪效果;作业设计有针对性,批改到位;考试查缺补漏,及时分析,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学科安排上,高一、高二学生注重夯实基础,抓好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学科;高三学生在抓好语文、数学、英语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文理科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安排上,采取“抓两头带中间、分层就餐、稳步推进”的方法,真正确保尖子生吃饱、中等生吃得饱、学习困难生吃得饱。

推行“问学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新生课、练习课、复习课三种课型,开发设计了符合市一中师生特点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深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这一模式下,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参与度提高了,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各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产生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和交流。”时任市一中高三年级主任的杨继成说。

激烈的辩论、深入的讨论、有序的讲解、循序渐进、层层推进体育教案 排球,这是市一中备课组集体备课时的情景。“要注重精彩课堂,注重备课实效,这样才能支撑起40分钟的质量。”市一中副校长李文成对记者说。备课组活动中,全体教师集思广益,共同学习课程标准,剖析教材重点难点,探讨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新变化,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对教学的探索,并不局限于集体备课时间,在办公室、教室门口、楼道里,经常能看到老师们互相探讨、互相学习的身影。“一堂课、手写的教案、一摞摞的备课资料,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个老师的责任与担当、引领与示范。”市一中校长徐志敏感慨地对记者说。

立足岗位特点,加强服务和教育

后勤服务部把立德育人根本任务融入后勤服务工作全过程,严、实、快、细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强后方支持。

一中有许多辛勤的“园丁”,默默耕耘。总务处主任余敬民就是其中一位,他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只要有师生在,就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学校里,没有他没钻过的沟,没有他没打过的马葫芦,没有他不认识的楼房,没有他不认识的墙,没有他不认识的树。”在一中,人们常常这样形容余敬民。这就是一中人的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

市一中也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严格管理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师生食品安全”,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记录保存、食品原料采购验收、贮存加工、食品抽检、餐具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和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丰富菜品品种,倡导节约饮食、文明就餐,切实发挥“文明餐桌示范单位”、全市餐饮行业一级单位、市级“健康食堂”的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学校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了塑胶运动场、教育广场、室外篮排球场、校史馆、学生澡堂、北大门等建设;完成了消防、供热、供水等室外管道铺设;在室外和两栋教学楼内安装了200余个数字视频监控点;在教室和分层教室安装了74块电子白板;为教师配备了276台计算机,从根本上保障了教育教学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

谈及后勤服务,一中副校长吕益民说:“我们不敢说我们的办学条件是最好的,但我们一中可以说是全市治安最好的学校之一、食品卫生最合格的学校、后勤服务最好的学校之一。”

成功的教育必须伴随着教育的成功。 近年来,市一中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省级和谐校园”、“省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集体”、“省级“三八红旗集体”、“市基础教育名校”等荣誉称号。历史的足迹清晰而庄严,文明的传承生生不息。六十七年的艰辛历程,六十七年的风雨历程,六十七年的谆谆教诲,是教育不离不弃、不悔不悔的执着,只盼不负教师之名。初有艰辛,路途中风雨,高瞻远瞩,腾飞雄心,市一中必将向着更高的目标翩翩起舞、翱翔天际!市一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本报记者 胡希伟 摄

标签: 教师 中华好故事 中华好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 市第一中学 名校 名师 教育方针 弟子规